在中国道教史上,首位名垂青史的女性道士是魏晋时期的魏华存。魏华存长期居住在洛阳,深受天师道和养炼经典的影响,如《太平经》和《周易参同契》等。她后来决心归依道教,并创立了上清派。
魏夫人原名华存,字贤安,是兖州任城(今山东)人,她是西晋司徒魏舒之女。在一个不寻常的仕宦家庭中成长,她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时就接受天师道修行,并对神仙有所向往。她日夜静养炼体,以求得长生。
魏夫人二十四岁时,被迫嫁给刘文,但她内心始终向往着道教生活。当她的两个儿子长大后,她与丈夫分居,开始专注于自己的修行。经过精诚修为,上苍赐予她《上清真经》,并命她传播于世,从而成为上清派开祖。
据说,有一天,清虚真人王褒及众真人降临她的斋室,将《上清真经》三十一卷授予她,并告诫其谨守明法、修真成仙。如果有人泄露此书,他将下作下鬼;如果家门连累,便自取其咎。此外,还有景林真人授予她《黄庭内景经》,令其昼夜念习,以洞观鬼神、调和三魂五魄、致长生久视。
在洛阳修行多年后,丈夫去世,中原发生饥荒,魅夫人的善举得到神人的认可。她带着两个儿子渡江南下,在那里继续她的修行,最终被推举为天师道祭酒,并领导了士族知识分子的上清派。这一派以炼精积气为主,不仅改变了过去符箓禁咒和烧丹之法,也融合了医学、巫术等元素,以求得长生久视。
为了使这一学说深入人心,她整理并撰写了一本定本《黄庭内景经》,这是一部早期重要的道教典籍,它描述脏腑功能,用七言诗形式提倡养生的方法,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强调大脑作用方面,与现代科学相吻合。此外,这部著作还提出了“三丹田”学说,对科学养生产生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在八十三岁高龄时,由西王母亲自迎接前往天堂,而非自然死亡。这段传奇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