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起源答嘴鼓的起源、沿革没有文字记载,但在古老的梨园戏以及提线木偶戏、高甲戏中都运用答嘴鼓的形式插科打诨。旧时和尚、道士做法事,也穿插使用这种形式,可见它在民间流传很久。在闽南地区,古来民间卖艺的、卖药的在招揽生意时,乞丐在行乞时,说的话都讲究押韵,即兴发挥,如同顺口溜一样。甚至民间婚丧时也常采用一种“念四句”的韵语形式,例如新娘入洞房时的“念四句”是“双脚踏入来,交椅两边排。新娘是天使,女婿状元才”。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军进驻,将士多为闽南人,“念四句”也传至,当地称为“四句联仔”,后来逐渐发展为“触嘴古”,与闽南的“答嘴鼓”形式相同。
由于“念四句”在民间广泛流传,逐渐在人们日常谈天说地时,也被运用来戏谑论争。它要求双方反应灵敏,口舌流利,如一方接不下去,就会引起哄堂大笑。这种形式逐渐发展成为答嘴鼓。艺术特点答嘴鼓是二人对口争辩的形式,近似北方的对口相声,但又不尽相同。它的对白是严格押韵的韵语,语言节奏很强,并长于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俚俗语,运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节奏与音乐美的音韵结构组织韵语,注重情节的展示与人物的刻画,讲究使用“包袱儿”与“韦登笑科”(爆笑料)的艺术手段,以获取喜剧性的艺术效果。又有些像北方的数来宝,只是不用击节乐器。但在和尚、道士做法事穿插这种形式时,曾使用扁鼓、小钹、品萧、南嗳、大吹等乐器,做为段落之间的间奏,并以扁鼓做指挥,所以答嘴古也写做答嘴鼓。偶尔有一人来说答嘴鼓,也是模拟二人对话。答嘴鼓的艺术特点是用韵语对话为形式,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来构成笑料,以表达一定的主题。一般只凭语言的风趣、幽默以及韵语的巧妙运用吸引听众。代表曲目答嘴鼓传统节目如《乌猫乌狗》、《鸦片歌》、《瞎子哑巴打架》等,抗日战争前曾经录制成唱片。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鳖追飞机》、《笑什么》、《女队长》等一批优秀作品。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借鉴相声艺术的利用语言来构成“包袱”的手法,产生了《炼红心》、《庆新春》、《中秋月圆》、《唐山过》等比较新颖、成熟的作品。
的现代作品《夫妻相骂》也很有影响。传承价值由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答嘴鼓艺术在老百姓当中同样红火。1991年6月,宜兰举行了“首届答嘴鼓比赛”,促进了答嘴鼓艺术水平的提高。闽南答嘴鼓艺术家林鹏翔的答嘴鼓节目通过各种媒体向四方传播,在海外也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海外专家学者研究闽台民俗和语汇的宝贵资料。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完整听讲闽南话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和外来人越来越少。答嘴鼓的活动空间日益狭窄,创作表演人员和受众群体年龄普遍老化。随着林鹏翔等老一辈艺人的相继去世,答嘴鼓的艺术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一曲艺形式面临断代失传的严重危机,亟需设法加以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