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大祖师孙思邈医术精湛心怀仁爱

高明见 孙思邈,南北朝至隋唐间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于阴阳、推步(天文历法)、医药无不善。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其中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醫之人必须“博极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誠,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恼,如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恻隐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以邀射名譽”、“恃己所長,以經略財物”。以其崇高醫德,被後世尊為“藥王”。

《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思邈,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也。七岁就学,大诵千余言。弱冠,便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并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他隐居太白山。在隋文帝辅政时,他被征为国子博士,但称疾不起。他曾对亲友说过:“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我方助之以济人。”后来在太宗即位时,他被召到京城,被惊讶地发现他的容色甚少,就问他:“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不知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将授予爵位,他坚决辞绝。此后,在显庆四年、高宗召见并拜谏议大夫,也坚决辞绝。在上元元年,他因病请求归乡,并特赐良马和鄱阳公主的住宅。当时许多知名学者如宋令文、孟诜和卢照邻等,都对他表示敬意。

然而,《旧唐书》中关于孙思邈真人的年龄却存在一个古老的谜团。一段记载自相矛盾,说他生于开皇辛酉岁,但实际上只有辛丑年,没有辛酉年。这使得人们对于他的年龄产生了疑惑。如果按照《旧唐书》的记载,如果他真的生活到了隋朝,那么他只能穿越回去见独孤信。而魏征奉诏修史,与孙思邈多次交流,有如目睹,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确生活在西魏时代,即公元541年左右。

根据历史记录,孙思邈卒于永淳元年的公元682年,其寿命达141岁。他留下了一些著作,如《老子》、《庄子》的注释,以及三十卷的《千金方》,以及其他几部医学作品。在宋徽宗时代,他被敕封为妙应真人,而在道教中,则尊称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 医 大圣、“药王”、“开元普度天尊”、“感应普救天尊”等称号。

随着时间流转,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和神秘主义者的传奇故事继续激励着后世的人们,对待生命与健康持有一颗充满慈悲与关怀的心灵态度。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仍然向往那一段历史,那种深刻理解自然规律与人类需求之间关系的智慧,以及那种超越时代边界的情操精神——这是我们今天可以从这位古代先贤身上学习到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