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见孙思邈,南北朝至隋唐间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于阴阳、推步(天文历法)、医药无不善。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其中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見彼苦恼,如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恻隐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以邀射名誉”、“恃己所長,以經略財物”。以其崇高醫德,被後世尊為“藥王”。
《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思邈,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也。七岁就学,大诵千余言。弱冠时,他谈庄、老及百家说,无不通晓;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他隐居太白山。在隋文帝辅政时,被征为国子博士,但称疾不起。他曾对亲友说:‘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我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他被召入京师,因容色甚少,被赐予爵位,但他坚辞。不久,又被拜谏议大夫再次坚辞,最终在上元元年归乡,并特赐良马和鄱阳公主的宅第。
当时知名士哲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都把他当作师傅一样尊敬。在《旧唐书》中,有一段关于他的年龄的一个古老谜题,其中提到他自称开皇辛酉岁生,但询问乡里的人,他们都说他已数百岁了。他能如同目睹地讲述周齐间的事,这使得人们怀疑他的年龄可能已经超过了一百岁。但尽管如此,他依然精神焕发,看起来像是没有衰老。这一现象让后世赞颂他为一个聪明博达且长寿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旧唐书》中的记载引起了关于孙思邈真实年龄的一个深远问题。如果根据记载中的信息来计算,那么他的出生年份应该是在西魏大统七年,也就是公元541年。而根据其他记录显示,在永淳元年的某个时候去世,也就是公元682年,其寿命达到了141岁。
在宋徽宗时期,他被敕封为妙应真人,而道教则将他尊祀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 医 大圣、“药王 孙 大 真 人”、“开 元 普 度 天 尊” 和 “ 感 应 普 救 天 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