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学习和实践道术缅怀三台道院陈光静道长的智慧_道教文化-天然道观

十月初五,我听闻陈光静道长羽化登真。这本应是一件大喜事,但我却有些不知所措,只能不住地念着:“师太走了,师太走了。”从中雁到北雁紫竹林请神归位活动帮完忙后,我跟紫竹林道观的师兄们一起赶到南雁三台道院山脚下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第一次到南雁,无暇欣赏这山水秀丽的大好风光,一下车便急匆匆地往山上赶。

图片来源于道心影像

三台道院位于南雁山中,山脚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河岸便是一条石阶嵌在幽深的山林中直达道院山门。四周少有人家,小路崎岖,平时应该也少有香火,不亲自到三台道院来看看,真的很难想象老修行收养这72个孩子身上到底担着多重的担子。

沿着石阶一路走来,石阶右边是不知何时遗弃的鬼屋,屋子石墙上已经长满了青苔。石阶的尽头就是道院山门,山门连着围墙,围墙连着庙里的建筑。走进山门是一个小小的、干净又整洁的庭院,在这里贴坐着百十号忙碌了一天正在吃晚饭的道友和善信。

我和同行的何嗣珽道长一块儿到师太房间里磕了三个头,将出门时坐在床边的小女孩咧嘴笑对我。她笑得很天真,但是在此情此景下心头难免有些愤懑,只是长叹了口气,然后摇摇头离开房门。

师太房间连着大殿,大殿连着厨房,再连接单房,再次接一个小房间收拾成了师太灵堂,那里邱崇桂道长和正在为师太书写挽联。我无助地站在那里,看待安排。但当我不经意抬头看到月牙和一颗大放光明星星,便想把这星月辉映景象拍下来。

“你们在拍星星吗?”身后传来清脆的话音。我回头看去,是一个拿塑料指挥我们的小男孩,他咧嘴笑说:“你们在拍星星吗?我要看!”

他笑得很欢喜,其稚嫩的声音里充斥愉悦:“我要看,你们给我看看好不好。”他的请求让我无奈扬起嘴角微笑,同时递给他我的手机。他用塑料指向天空,说:“不对,有两个星星。不信你看。”

我和何嗣珽兄弟相互对视,一眼无奈地摇掉我们的疑惑。我轻声说:“今晚这个星 星很亮是吗?”随即将手机递给他。他凝视片刻,说,“不是,我再告诉你。”接着用手指向那闪烁中的两颗明亮之物,这一次确实只看到了一颗更为耀眼的情形发生,我们相互望去,用目光交流理解而已。在那瞬间楼上传来了诵经声,我们顺之而上二楼,那才是我等日常宗教活动的地方。一众弟子换上了经衣开始为师太诵经礼拜,而我们则被吸引到了二层,为的是寻找那个曾指示我们方向的小男孩,却发现他正站在围栏边缘,以一种麻利的手法爬上了凳位,我吓得紧张起来,对他说不要爬,因为这里危险。而他的回答只是咧开唇角微笑,用手指继续表明:天上的月亮旁边,还有另外一颗发出了强烈光芒之巨大的繁体字母“灯”。虽然如此,当一切都结束之后,他最终还是同意让人抱抱自己,而这个过程中,让人感受到了那种纯粹而真挚的情感与爱意——尽管他们并非真正属于这些人的孩子,他们对于这种温暖与关怀却仍然渴求与接受。而且,就像他们一样,也许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一种超越生理血缘、精神联系所带来的内心慰藉。当夜幕降临,我们告别那些熟悉但又陌生的面孔,以及那座历史悠久但又不断变化的事业,并前往远方新旅程。在这一切的一切背后的故事,是关于如何面对死亡,也是关于如何生活;它涉及个人命运,更深入探讨人类共同的心灵需求。此外,它还提醒人们,即使在最悲伤的时候,也能够找到希望,从而使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是为什么每当夜幕降临,每当我们仰望夜空,都能看到那些恒久存在、永远闪烁的人类情感——它们跨越时间空间,与世界各处的人们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