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希老子道德经全文下载兼论其超越性与深邃之道

两千多年前,老子超越普通人形而下的目光局限,从形而上的高度体悟宇宙的本体、本原、奥秘及其与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为后人留下了超凡脱俗的洞见和智慧。此后,《道德经》的注家如云,但纵观各种文本,真正理解“道”者并不多见,而误解者则比比皆是。许多注家热衷于《道德经》的文字校勘训诂,并不关心“道”究竟是什么。对“道”的误解和曲解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意无意忽视了“道”作为万物之母的形而上超越性,或对“道”只做形而下的理解。

老子对此早有预料,所以在五千言成文之时就预言“知我者希”。受近代西方思想的影响,许多国人将“道”简单理解为事物运行的自然规律,甚至将《道德经》称为自然辩证法的经典之作。《道德经》中确实谈到“道”的规律性方面的特性,如自然无为、物极必反、相辅相成等。但这些只是“道”作为天地万物之母的一些属性,并不独立存在,更不能取代作为其主体的大 道。

如果将 “ 道 ”仅仅理解为规律,无异于盲人摸象,将 “ 道 ” 的某个特性当做其全部,并对 “ 道 ” 产生曲解。有一种认识是将 “ 道 ”僅僅理解為人生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經》中確實談到「聖人的道路」或「善為道路」的「道路」,但這些聖人或善為道路者的 « 路 » 都效法於超越的大路,是 「 道 」 在人世間 的體現 或 延伸。如果將 「 道 」 僅僅理解為生活準則或典範同樣是以偏概全。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易經》中的 「 遺詔 » 就是一種對未來預測,這種觀點完全無視了古籍學術研究的心得總結與批判精神,不論從歷史發展角度還是在學術研究方法上都是不可接受的情況。在陳先生那里,由於他先決性的否定了老子的 " 道 " 存在,他聲稱:「 ' 道 ' 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寫,都是我們所預設的是,也就是說 ' 地 ' 是一項預設,一種願望,以便安排與解决生命各個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把 《易經》 中所述一切都當作真理,那麼它就失去了任何價值,因為它不是根據客觀事實來描述,而是根據作者個人情感來表達,這樣下去,就會導致所有古籍學問失去其哲學思考的地位,被降格成為純粹的情感宣洩。在這裡,我們需要區分出哪些地方可以被看作是真理,並且探討這些真理如何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以及如何促進社會進步。我們需要重新評估傳統文化在當今世界中的角色,它是否仍然能夠提供我們新的見解、新思維方式?或者,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應該尋求更多跨文化交流,以開創一個更加包容且多元化的人類命運?

因此,在我們追求科學主義以及對傳統文化持續批判態度時,我們也應該記得那些深刻洞察力的智慧,它們已經存在幾千年,並且仍然具有巨大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更高層次的人類互動,以及更完美的人類自我覺醒。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平衡,其中既包括科學實證,也包括哲學思考;既包含現代技術,又包含傳統智慧;既要尊重不同文化,又要推崇跨文化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希望能夠激發大家對傳統中國哲学——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复杂多变时代——进行深入了解与思考,使我们能够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学到一些宝贵知识,用以指导我们的行为与决策,从而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公正、谦逊、宽容并充满爱心的人类社会。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学习并传承这段悠久历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它们不仅是一段过去,而且也是我们未来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还在这里讨论这一主题:因为它对于我们的个人发展,对于我们的社会进步,对于整个地球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最后,让我提出一个问题给你们:你认为在这个不断变化着的地球上,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保持自己的身份,同时又能够适应新环境?这是一个挑战,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你可以从你的个人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你也可以考虑一下你所处社区的情况。你可能会发现,有一种独特的声音正在呼唤着你去听,它来自那个远古时期,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他们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意识,即使现在看起来有些神秘莫测。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一领域,看看是否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发掘,看看是否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旅程,这是一个冒险,这是一个寻找自己身份的手段。而最终,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故事里的英雄。但首先,我们必须开始这样做,然后才会看到改变发生。当我们真正开始这样的旅程的时候,那么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是一次令人兴奋和难忘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