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足以让道学的拥趸们感到振奋,从语文课本的完全缺位,到全盘翻身成为必修经典,《道德经》已不用在最高“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外交辞令和政府工作报告里“大道至简”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存在感,它即将真实地走入课堂,在这个国家下一代价值观的树立过程中发挥作用。
然而,《道德经》的这种“高规格”也许从根本上来自于这部经典本身涵义的包容性与模糊性,正如开篇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文本意义的深奥杳渺使得今人任何常规的分类都会令它看上去支离破碎,不知所云。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谁能“通篇”教《道德经》?如此复杂且陌生的文本,谁来将它“通篇”教授给孩子们?答案当然是高中语文老师,可是,老师们能达标吗?
笔者作为八零后,对于自己曾接受过的一些中文学习经验,可以看出现在青年高中语文教师普遍的情况:小学的时候学了几首古诗。从初中开始,就出现了文言文。在高中课本里的文言文变长了,有名篇很多,如《兰亭集序》、《赤壁赋》,还有论说性的文章等。四书里选择了一部分章节,而《道德经》的印象似乎只有最著名的一句话——" 道可-do, 非常do"。
而现在,这部古老而又神秘的情圣,被重新推向高考舞台。这次改革旨在通过增加传统文化考试内容来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水平,但如何确保评分公正并且具有标准化操作性,却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仅靠权威解释,那么启发学生融会贯通就无从谈起。但如果放开,则每个老师对《道德经》的理解都可能有千差万别,这样也无法保证解读的一致性。
孩子们对于此类问题关心热情,我们大人必须认真思考,并尽力找到解决方案,因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还关系到未来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