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传统戏剧探秘昭通大关傩戏表演者背后的道教经典句子

在云南昭通大关县的一个古老村落里,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场院内,人潮如织,锣鼓声此起彼伏。在梦幻般的音乐中,一群男子身着奇特服饰,戴着狰狞面具,他们扭动着木偶般的机械装置,以滑稽和幽默的手法表演。他们高声唱歌,有时低沉有时高亢,这正是傩戏——被称为“原始戏剧活化石”的古老剧种。

傩戏,又名端公戏或跳端公,是一种极其古老的传统文化活动,以驱邪除魔、消灾化吉为主题。这项活动源远流长,在《大关县志》中记载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当地干旱严重,便组织了百余人在县城搭台跳端公49天,为求雨而祈祷。

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此前的盛况空前的大规模端公戏遭到了打压。掌坛师被批斗道具被没收甚至破坏,最终一度面临消亡。幸运的是,大关县文化部门对曹氏端公戏进行挖掘整理,并将其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后,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对傩戏进行重点保护,并成立了专门的传承点,让曹相和教授下一代,将这段历史珍贵遗产留给未来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