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四位皇帝曾经御笔点注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见周之衰”西去,被函谷关令尹喜留下而写的著作,时间大约是公元前492年。而今天见到的最早对《道德经》进行注解或诠释的是战国的韩非,他写了《解老》、《喻老》两篇著作,时间约在公元前245年,距老子著《道德经》刚刚过去了240多年。其后是河上公著的《老子章句》,再其后是严遵的《老子注》和王弼的《道德真经注》及《老子微旨例略》两书。韩非、河上公、王弼的注释被历代认为是最能接近老子的本义的注解。

从最早到最近的2200多年间,有多少人试图理解并阐释这个古代智者的思想呢?有人说几百种,有人说上千种,而学者们收集有历代研究该书262种。这千百种著作中,不仅有学者,还有皇帝,他们亲自御笔点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这四位皇帝按先后顺序分别为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唐玄宗是一位尊崇儒家同时也尊重道家的皇帝,他不仅每晚对 老子顶礼膜拜,还三次给 老子封爵加号,拨款增修鹿邑 老子的生地庙宇。他还于735年和755年两度对 《道德经》进行注疏,并诏颁天下。他的目的是“取之于真,不崇其教”,着重阐述的是治国理身的一些务实主义理论。

宋徽宗则利用 道教神话来神化自己,他亲作了一篇名为 《天降临示见记》的文档,以此宣传他与天神之间的情感联系。当金军南侵时,他仍然企图借助 道士 的神鬼术退敌,但他的这种行为导致北宋灭亡并使得他和儿子一起被掳。在他的影响下,奸臣们也利用 道教 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排斥异己,从而使国家更加混乱。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平民,当过乞丐和僧侣,因此他深知民间疾苦,所以他崇尚节俭,对包括佛 道 在内的地主宫宇进行限制。他一朝即位,就诏请孔子的55世孙来朝,并祭孔。他虽然重视儒家思想,但也不妨碍他对 老子的喜爱,在1374年亲自注解 《道德经》,并撰写序言。在序言中,他详细记录了自己读这部书的心路历程。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第一位定都北京的大明帝国统治者之一。他6岁登基7岁迁都北京,当了17年的皇帝,最终驾崩时只有23岁。但关于他的野史却流传开来,说因为董鄂妃病死而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去了,这让我们可以想象清楚这四个人的不同命运如何影响他们看待 和 理解 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从而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人物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