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出生于山西省长治上党,是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与著名道士葛洪结为夫妻。作为中国古代四位女名医之一,她不仅精通灸法,而且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她的父亲鲍靓是一位道士兼官员,对医学有深厚的造诣,而她自己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训练。
鲍姑与丈夫葛洪共同居住在广州罗浮山,两人都对炼丹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里,鲍姑不仅辅助葛洪进行炼丹,还利用当地资源,如红脚艾,为百姓治疗疾病。她以对赘瘤和赘疣的治疗而闻名,被尊称为“鲍仙姑”。
传说中,有一次,一位年轻女子因脸上的黑褐色赘瘤被人鄙视,自此悲愁终日。鲍姑见状,用红脚艾进行灸疗后,这些赘瘤迅速消失,使得少女恢复了原来的容颜。这段故事反映了鮑姑医术高超,并且她的方法被后人传颂至今。
尽管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许多历史文献记录显示鮑姑的灸法经验可能渗透到了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其中针灸医方占据九十余条。这本书详细阐述了针灸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等,因此推测鮑姑对这本书中的部分内容有所贡献。
鮑姑的一生虽然没有留下正式文档,但她的名字和成就却在多个地方志记载之中,她以专治赘瘤和赘疣而闻名,并被誉为“神仙太守”的女儿。此外,她制定的越岗山艾也因为疗效卓著而受到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