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们虽默非不尝人间烟火人生感悟每日禅语天然道观释放真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关于修道者的议论时有耳闻。然而,这些说法往往基于对他们生活的误解而产生。许多人来到道观后,发现一些道长不太热情,也不太爱说话,甚至当他们询问问题时,只是简单几句带过。这是否意味着这些道长们都清高地“不食人间烟火”了?答案当然是“非也”。

为了澄清这一点,我将根据自己的学修经验,简述以下几点:

一、道长并不冷漠,他们的热心可能尚未被你所遇见。在现实中,我们常见那些从不笑的“冷面人”,这种表象与道长少言相似。“冷面人”并非不会笑,而是性格淡漠,不会在没有个人利益关系的情况下露出笑容。同样,如果善信福主不断提问,如“你说没有师承就不能做法事,那么发明道教的人的是谁传授的?他们登坛做法是不是灵验了?”这样的问题,不仅高真先师不会回答,即使一般修行者也不愿意深入讨论,因为有些话只为有智慧之人听,有些话则应给一般善信福主所理解。此外,对于无法言说的秘密,只能保持沉默,因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清高”的形象。

二、遵守口戒律条。多说话可能会触犯戒律。在汉代袁康《越绝书·内经九术》中就提到,“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难”。这说明了严格控制语言行为对于修行人的重要性。

三、避免因果责任。每个人都不是万事通,因此对于自己不知晓的事物,通常不会涉及讨论。如果涉及损害祖师爷的话题或社会议题,也是不参与讨论的。这是因为人们容易因为激动而失言,或许还会造成伤害。如果对方聪明,则可分辨;如果对方愚昧,便可能因此受损,这样便要为其言语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我们就明白为什么有些修行者选择少说话了,并且改变我们的看法和态度吧最后,为天下的善信福主祝愿得闻正道,以此达到身心双修和平安幸福的境界。

慈悲,无量生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