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土家族的背二哥和挑老二

作者:刘兴国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宣汉三河流域发源于四川盆地巫山山脉,往南是武陵山脉,向北为秦岭大巴山。由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古往今来有这样一群土家族汉子,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最原始的工具将山里的出产背出去,又将山里需要的东西挑进来,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们为“背二哥”(高肩客)。他们嘹亮诙谐的背二哥唱词,”嘎吱嘎吱“的扁担音律曾是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原始的运输方式至今仍保留着。 这里的背二哥可不是城市场镇上一个背着“花儿”(背篓)找活干的临时搬运,而是在巴山道上从事专业运输的土家人。上坡太陡,骡马的前脚能上,后脚蹬不上去;下坡太急,骡马容易出事故,所以,背二哥就成了山里连接外界最好的“交通工具”。一副竹编或牛皮制成,外用棉布包套好的背系“软枷”、一个檀木背加分(夹)、一个带铁箍头的丁字打杵,就是背二哥的全部行头。职业的背二哥经常跑长途,跑长途的背夹子一般三五架上路,多时几十上百。背二哥有临时派活,也有长期相对固定的商行雇用。一个场镇的背二哥总是邀集同一个方向的伙计一起上路,大宗货物运输还有班头、管事等。在山路上,领头的背夹一声吆喝:“嗨哎!”后面的人也齐应:“嗨!”这是提醒山上高坡地里种田的、打柴的人莫把松动的石头土块弄下路来,以免伤人。 巴山古道上有很多悬石,往往是一两尺宽、一尺来深的石槽为梯,这时的背二哥必须脚筋绷紧,尽管汗珠子纷纷往下掉,但背负重载的脚不能打闪,一直要登上山口平台才能打杵歇气。在如蛇盘的缓坡山道上,背二哥口中闲了,便会扯开喉咙唱山歌。其实,行走在大巴山的崇山峻岭中,有时也会遇上虎狼蛇虫,背二哥人多也不怕,有心里虚的此时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打杵!”领头的背夹一声令下,所有的背夹就在对着猛物毒虫的大路上一字排开,领头的叫道:“伙计们!”众背二哥齐声应道:“喂!”这声雄叫使野物不敢靠近。 再说说“挑老二”,真正的职业挑老二称“高肩客”,和背二哥一样,他们也是脚夫,下力人。但高肩客是脚夫中的绅士,他们的行头很不一般:一把又长又弯宛如初九上玄月的扁担,一把又长又重箍铁头的打杵,所以成为“高肩”。可别小瞧了那扁担,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挑的,弄不好扁担翻过来就能把你的耳朵直接刮伤,因此,高肩客在挑的过程中会让扁担一闪一闪,扁担在肩头砖头厚的棉垫上弹起又回落,就像耍杂技一般。而和着扁担发出“嘎吱嘎吱”响声,高肩客也似乎更加有劲,不停加快前行的步伐。 如今,随着交通的逐步改善,山外已是公路、铁路纵横,但宣汉山里的很多地方依然人力背、挑,背二哥的山歌,挑老二的音律依旧响彻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