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九才会无所不有人物解密古文秘籍

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世人愚迷,妄为猜忌,闻道己说,则起嫌疑,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信九矣。故鸿蒙、云将、肩吾、连叔之类,皆寓言耳。

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2者,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物固有所然,有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与时俱也#9。此明庄惠相逢好谈玄道远称尼父,以显变化之方始时所是,卒而非之。

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此明惠施未达,不及圣人的韵远矣。而庄子曰:孔子谢之矣,而其未尝言。此明尼父于勤服心久已代谢,请汝复灵,不复浪言也。

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复灵以生。这是庄子的述孔丘语诃抵惠施的意思,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接受才能智慧,然后再用这智慧来活出生命的全貌,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劳动和知识中去役使自己的能力,这样就会失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了。

呜然而律,当且法。这说明虽然法律是社会共同遵守的规则,但真正懂得律法的人应该根据自然规律和宇宙间的声音来修正这些法律,使它们更加符合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从而能够真正地治理天下。但这种理解并不是通过语言或书面文字传达出来,而是在人们的心中产生共鸣,那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让人们自觉遵守这些原则,因此没有必要过多地进行口头上的阐述,因为这样的话就不会失真了,而且也不需要担心别人的批评,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果大家都能按照这个原则行事,那么即使没有统一的政府或者法律体系,也可以达到一种很高水平的人际关系协调与社会秩序稳定的状态。

至于“使人人乃以心服”,这意味着通过教育,让每个人都明白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行为,从内心里认同,并愿意做到,即便没有外部强制力,他们仍然会自愿遵守。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谁敢违背这种普遍认同的事实,只要事情顺应自然,就不会有人反抗或挑战,这样的状态被认为是天下的定数,也就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社会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自己的潜能,同时又能够维护整体社会的一致性,这种状态对于个体以及整个社会都是极其有益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并尊重人类的心理活动,以及如何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与价值观念,使他们自动地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工作,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一套合适于所有人的行为准则。这是一项艰巨但绝对值得追求的事情,它要求我们具备深刻洞察力以及广泛的人文关怀能力,以便帮助每一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一起构建一个充满爱、宽容与理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