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白云观举行了全真派第一次的传戒仪式,宋士洪道长提供了照片。对于戒律而言,禁忌是回归真实的要素,是修行的责任。天真皇人曾说:“既称道士,不以非道士之模范为行;凡言真人,不以非真人之规为习。”一旦进入戒坛,就必须秉持诚意接受戒律,要保持安静,并严格遵守威仪,以远离五祖和七真的影响,为全真派树立榜样。
从严格意义上讲,全真派的传戒并不算是一种法事活动,而应该被视作一种严肃的教务活动,它体现了一种严谨的道纪和重建教制的精神态度。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道教中有关于传戒活动的情形,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做法,这些都可以通过许多古老的经典来证明。在敦煌文书中,有一份《唐景云二年道士王景仙受十戒十四持身品牒》的记录,这显示了唐代受戒的情况。而有人认为,道教中的传戒活动是借鉴于佛教,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因为早期印度佛教并没有记载过类似的传戒活动。此外,在中国佛教中,对于这方面的情形,只是在唐宋以后才开始出现,这比起魏晋南北朝时期 道 教 的 传 戒 活 动 迟 到 了 多 年。
全真派对待传授戒律十分认真的,他们不会轻易地将其授予他人。根据《玄都律坛内庭要秘》,任何想要接受十大誓愿的人,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好学胜过他人、追求善良无疑、聪明能辨别善恶、谨慎言行符合行为、柔软而不多犯错误、高尚自我超越师傅、尊敬师父重视教育、一心报答先辈恩情,无论昼夜都不懈地请求接受这些誓愿。
当方丈大律师准备授予某个人他们所需的一切,他会考虑很多因素,如是否忠诚、是否诚实、何等程度的心性修养以及是否拥有坚定的信念。如果所有这些条件都满足,那么方丈可能会选择将这些知识赐予他。但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他们会将石匣藏匿在名山福地或海岛龙宫中,让自然力量决定何时显现出来。当一个人真正准备好接收这些高深莫测的大智慧时,他们才能获得它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悟”或“成仙”的过程,它源远流长,从太上始终一直到现在,每一步都是一个精心设计好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