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光宗教走出去先学会他国化我读道德经的感悟在古籍中的物是人非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国家利益布局全球,发展中国家宗教呈现复兴。宗教不仅为公共外交提供重要平台和载体,也能展现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为“亲、诚、惠、容”等外交理念提供深刻思想基础。我们对外来的先进文化包括宗教文化一直有需求,但如何让我们的宗教文化“走出去”,面临新问题。

国外尤其是西方尚未形成强烈需求的接受环境和受众。在这种情况下,不注意方式方法会影响效果甚至产生曲解和反感。解决办法就是主动用别国文化话语适当地做“他国化”。这不是针对比较文学研究提出的概念,而是指一国文学传播到他国后经过过滤译介接受成为他国规则的一部分。

佛教进入中国时,对一些翻译做了改动并从自身与儒家相融合诠释,如《善生经》添加内容显然与淡漠世俗关系不符。17世纪江南出现既有伊斯兰精神又接受儒家教育的“儒回”,将伊斯兰同儒家结合,以经诠儒以儒诠经既发扬真谛又吸收优秀文化,为伊斯兰中国化奠定基础。

因此,在宗教走出去中,用接收方语言规则进行处理非常重要。如开展“道行天下”活动向其他国家赠送中文版或直译典籍,未进行他国化处理效果定会打折扣。

举例来说,在汉语龙象征高贵神圣而威严威武,但在英语里龙是一个凶残怪物,有些故事显示主人公英勇突出他们丰功伟绩。当我们高歌赞美自己是龙传人时,西方人恐怕另一番感受。此类情形说明,我们必须考虑语言因素及审美习惯,对某些事物意象进行适应性调整。

莫言作品在海外传播成功,是因为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立足欧美文化进行了他的作品改编,使之符合受众心理和审美,从而跨越中西差异成功进入主流阅读。这表明我们必须立足目的地语言、文化和受众心理,将之适当本地化或他国化才能使我们的宗教文化安全着陆取得理想传播效果最终增强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