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明见,历史上,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被有意或无意地低估了。道教的河上公就是一个被低估的人物,关尹子亦然。而如果排列被低估指数的话,关尹子大约为第一。
《庄子·天下篇》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在《庄子》里,称之为“关尹”,排名尚在老子之前,并称为古之博大真人。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而不姓关;“喜”字亦是讹传误将官职加于名字。
文始者,不仅得老子的真传,更弃绝世俗事业,用草木结成楼宇,对道进行深入修炼,最终著作了九篇《文始真经》,发挥了《道德经》的思想。此书最初于南宋时期流传,但现存版本可能是后世托作或增删内容。
关尹子的主要思想,在先秦典籍中都有所论述,如《庄子·天下篇》和《列子·黄帝篇》等。在这些文献中,他提倡的是一种纯粹的气体守护法则,不依赖于智巧或勇敢,而是通过整合自身的本质和气体,与自然界保持一致,从而达到超越常人的境界。这一思想点出了他对清净和虚无的崇尚,以及对于至人的理解。
古代隐士对关尹非常尊敬,将他视作道家知识的大藏,其中最精微的一部作品即是他的著作——《關隱 子》,东晋时期的葛洪还曾盛赞这部作品说:“方士不能到达,只能仰望;圣贤未曾言及,只能玩味;可用来鉴赏,却难以思索;可以与符相比拟,却无法用言语表达”。
由于其地位崇高,在道教中常配祀于老君旁边,并且有一派内丹仙学,即文始派,以此作为其丹法要旨,这个派别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心灵上的清净与虚无,无欲无求,无所有,无所执,以达到最高境界,被认为是修炼中的极致。而到了元顺帝时期,他甚至被加封成为“文始先生、无上太初博文真君”,并且成为了一部分派别如楼观道等奉祀对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