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光:宗教走出去先学会“他国化”悟在天成的理解,物品间的交流
在中国国家利益布局全球化、全球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宗教呈现复兴迹象的当下,宗教不仅能为中国公共外交提供重要平台和载体,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也能为“亲、诚、惠、容”等外交理念和实践提供深刻的思想基础和资源。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外来的先进文化包括宗教文化一直有一种需求,传出不少赴外国取经的佳话。然而,在今天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还面对一个新问题:中国宗教文化如何“走出去”。
海外——尤其是西方,尚未对我国文化形成强烈需求的接受环境和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势必会影响“走出去”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曲解和反感。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主动用别国文化话语来对我们的宗教文化适当地做“他国化”处理。
“He 国化”本来是针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而提出的,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成为他国内的一部分。
佛教进入中国时,对一些翻译做过适合中国文化传统改动,并从自身教义与儒家思想共同点上进行诠释。一方面从大量佛典文献中筛选出佛学思想精髓内核确定出适应中国情境下的修持方式;另一方面使这些内容同固有的中华民族相融合并深入民众生活之中,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佛学。
再比如17世纪江南出现了既有根深蒂固伊斯兰精神,又接受良好儒家教育的人们,将伊斯兰信仰同中华优秀文明有机结合,以经诠儒,以儒诠经,不仅发扬真谛阐述真理,还吸收华夏美德也就为伊斯兰在华奠定基础。
可见,在推广道家的过程中,用接收方语言规则让《道藏》或《老子集成》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容易被人理解,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我们所说的“走出去”,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
由于审美趣味差异,有些事物可能蕴含不同的意义,有些可能相去甚远乃至完全相悖,为避免心理排斥,我们不能固执己见,而应立足于所处之土,对某些事物进行改编,使之符合接收方的心理状态。
举个例子,在汉语里龙代表高贵神圣,但英语里Dragon却是一个凶猛恐怖怪兽,当我们赞颂自己是龙传人时,他们听了或许另一种感觉。当我们将亚洲四小龙称作Four Asian Tigers,就较好地传递信息,同时避免心理排斥,因为tiger(虎)已被认可代指这四个国家。此类考虑对于推广我们的宗教学术作品至关重要,如莫言作品成功引起西方读者的喜爱,他原作结尾被改写成了相反结果,但这样的改变正符合西方读者心态,所以他的作品得以流行开来。这表明,无论是在文字还是概念层面,都必须调整以迎合不同国家人们的心理状态,让我们的知识更易于他们理解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