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自然篇之十九无为则无所不为无欲则刚

秋水涌至,百川汇流,泾河广阔,如两泪渚涯#1之问,不辩牛马。河,即孟津也;泾,即通也;泪,即岸也;渚,即际也,水中之可居日洲也。大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素秋阴黑猛盛,多霖雨,因此秋时而水至。既而凡百川谷,都灌注黄河,通流盈满,其水甚大,涯崖旷阔,洲渚迢遥,所以使隔水远看,不辨牛与马。

于是乎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何者?河伯即河神也,其姓冯名夷,是华阴潼堤乡人得道于水仙。河既旷大故欣然惧喜谓天下荣华盛美尽在己身。

顺流而东行至北海东面视不见其端,则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叹曰:“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尔。”此乃鄙里之谈未为通论耳。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轻伯夷义者始吾弗信今睹子难穷吾非至子门则始矣长见笑於大方家。此乃知分故可与言理也。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万川归焉不知何时止不盈尾闲者泄海 水 之所 也。在碧海 之 东 其处有石阔四万里厚四万里居百川 之 下 尾 而 为 闲族 故 曰 尾 闲。此言 迂 诞 今 不 详 载 春 雨 少 而 秋 雨 多 尧 遇 水 而 汤 遇 旱 故 海 之 为 物 也 万 川 归 焉 不 盈 沃 然 泻 焉 不 虚 春 秋 不 变 其 数 水 旱 知 增 吁 论 其 大 远 过 江 海 流 优 劣 悬 簡 岂 可 语 其 数 也。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 天 地 受 气 於 阴 阳 我 在 天 地 之 问 犹 小 石 小 木 之 在 大 山 也 方 存 念 又 奚 以 自 多。

此发 辞 气 者 有 如 观 大 可 明 小 寻 其 意 则 不 然 夫 世 所 息 者 非 夷 也 故 体 大 快然谓小者为无余质小者块然谓大者为至足是 上 下 夸 趺俯仰 自 丧 此 乱 民 心 困 惑 惑 者 求 正 正 之 莫 若 先 极 差 因 所 谓 是 谓 大 至 足 故 秋 毛 无 以 累 於 天 地 矣 所 谓 小 无 倍 故 天 地 无 以 过 于 秋 毛 矣 然 后 惑 者 有 由 而 反 各 知 其 究 物 安 分 逍 遥 用 本 步 游 自 得 场 矣 此 庄 子 所 发 德 音 若 如 惑 士 说 转 以 小 大 相 贵 则 相 倾 无 穷 若 夫 睹 大 而不安其小 视小而自以为多 将 奔 驰 於 胜 败 境 助 天 民 形 骄岂 达 呜 生 旨 哉?

存 在 何 耗 夫 覆 荐 万 物 莫 大 於 天 地 布界 生 化 莫 长 於 阴阳 是 以 河 若 比 形 於 天地,则无等级以寄言受气於阴阳,则是阴阳象之一物故托诸物以为譬犹小木石之在太山乎,而海若於天理在乎寡少物各有量亦何足以自多计四海之一天地之间,不似晷空之一泽乎?计中国之一内外,不似梯米之一仓乎?

号 物 之 数 谓 它 万 人处 一焉 人卒 九州 谷 食 之 所 生 舟车 之 所 通 人处 一焉 此其比 万 物 也 不似毫末之一毛乎?

五 帝 连 结 二 王 断争仁 人 忧 悠任 士 劳 怒尽此矣

伯夷辞 名 绀 崋仲尼语 博 昊斯用斯.轻 板持此 自 多亦 何 异 霎 向 河 章 云:

如彼人 行 戎 马 前驱首先入敌阵,与后军相继进退,此举兵征战,用谋略布阵,以利害动众心,使敌人疲惫溃散,或引敌深入泥沼陷坑,或引开重围断绝援军,以待胜利的到来,这些都是将帅用兵的智慧和勇敢所致。但战争毕竟是一场残酷新鲜血淋淋的悲剧,它给予了人们巨大的伤痛和牺牲,让我们反思战争带来的苦难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在这场永恒的话题上,我们必须保持警觉,为避免更多的人类悲剧付出努力。这就是庄子的德音,也是我对你说的一种期许,你能听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