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能踏雪霜,毛皮御寒风。饮草而食水,跃足自立,此乃马之本性也。虽有华屋美厩,无所用其也。
伯乐对马施行烙印、剪毛、削甲,以符合人类的期望和需求,但这背离了马的天性。伯乐说:“我善治马,用火烙之,用刀剔之,用石刻之。”
在德高时期,人与鸟兽同居,与万物为伍,没有知识的分辨,不离本性;没有欲望,即素朴纯真。素朴则民性得矣。
道是养育万物的德,是少私寡欲返璞归真的途径。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生活简单,没有欺诈,也无私欲,只追求生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就产生了贫富、阶级差异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人类开始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不仅满足基本需要,还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从而打破了和谐共存的人类与自然关系。我们不仅磨灭动物天性的同时,也磨灭植物和人的天性,如过度干涉孩子,让他们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
原有的平衡被私欲打破,庄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人与自然共存美好憧憬,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是以自己的观点来要求他人,而应尊重每个人的本质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