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名叫彭定求的进士着手编纂了一部重要的道教典籍——《道藏辑要》,这是一部汇集了晚出道书的一百种以及其他相关文献,共计二百八十卷。然而,这本书很快便绝版失传。
后来,在嘉庆年间,蒋元庭侍郎对此进行了整理和印刷,使得这部珍贵的经典能够再次流传下去。《道藏辑要》收入了一百七十三种道书,其中包括从明代《正统道藏》中选出的佳作。这一版本成为了所有后来的研究和学者们参考的主要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藏辑要》的价值越发被人所重视。在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那些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的人们决定再次将其刻印出来。阎永和、新津彭翰然等人共同发起这一行动,并且增添了一部分新的内容,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续编”。
这个版本由井研贺龙骧校订,并最终在成都二仙庵得到出版。这本书共有二百四十五册,以新增的一百一十四种未收之典籍为补充,它们都是从明代《道藏》中找到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按照二十八宿中的星座顺序进行分类,每一个字板都是用精美的手工雕刻梨木制成,总共有超过一万四千多块。
直到1957年,这些字板才被搬迁至青羊宫以确保它们能继续保存下来至今。而现在,由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这些珍贵的经籍已经开始重新印刷并供外界购买使用。此外,在1986年巴蜀书社还重新出版了这一版本,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些古老而宝贵的知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