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王嗣琳道长在自然之中探索王阳明的哲学精神

王嗣琳,自号得一子,陕西省人。1914年3月15日出生,幼时读书后于十二岁辍学,与父商经。其心怀淡泊,以道为志,22岁弃俗出家,在龙门洞道院师从高德法师,更名嗣琳。

1938年秋,王嗣琳在西安八仙宫参加赵理忠、高功主教的冬学,并担任磨头之职。在完成每日两斗磨粮任务的同时,他与同道友学习经典、阴阳术数以及《易经》,常用“奇门遁甲”解答疑惑。

1942年,王嗣琳回到龙门洞,对全真高功秘法及斋醮科仪深入研究,同时从傅高善处习《皇经》诵持之法。此外,他还请教老修行及中医名师,以深造中医医学,为乡里民众排忧解难,有以儿科和针灸尤为精通之称。

1950年,王嗣琳住楼观寡欲澄心,将时间投入丹经、子书等著作的研读,不离身边。他对道友传授《皇经》和高功秘法,被同道推崇备至。此间,他与曹家湾村阴阳先生曹公结为良朋至友,一直相互勉励十余载,其所学包括斋醮、中医针灸、堪舆风水等多个领域。

1978年宗教政策开放后,王嗣琳回归龙门洞任知客,与弟子共同整修殿堂重塑神像,并主持楼观台神像开光等重要活动,为恢复香火尽力。

1981年春夏间,再次应邀在华山玉泉院主持神像开光并举办经忏,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缺乏教材的问题得到解决,对西北地区道教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1983-1985年的几次主持各类法事,以及提倡和参与筹备陕西省道教协会工作,都体现了他对于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道教发展的大才干。在晚年的生活中,他仍旧坚守修行,无论身份或是信仰不分,他总是慈爱待人,用心帮助那些求助于他的朋友们。改革开放后的他又修复了五座庙宇,使得其弟子达百余人,是一位真正懂得虚无为心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