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九字真言,深解道教出家之谜
在某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以及由于道教本身隐秘的宗教哲学,大众对道教和道人了解不多。人们往往将现实生活中的真正道士和他们的宗教生活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相提并论,这是对道教“出家”理解的一大误区。全真派的出家修行可以追溯到全真教开山祖师重阳真人的《重阳立教十五论》。
这部经典详细阐述了全真道人的行为准则,是理解全真派不可或缺的文献。尽管它主要针对全真派,但每一个字都富有深意,每一句都充满智慧,所表达的是通用于所有修行者的修炼路径。而《十五论》的第一篇,即“住庵”论,就讲到了“出家”的概念:
凡是想要出家的修者,必须先投庵。庵是一处可以依靠的地方,让身体得到安宁,从而使心渐渐平静。当身心皆得安宁时,气血运行顺畅,便进入了修真的境界。此时,无论动作还是静止,都要找到其中生生的法门。
在整个修行过程中,不管是动还是静,都是一种养生与炼神的手段。但关键在于找到中和之态,使外形保持自然内性得以纯净。如果动作过度便会损耗精力,如果长时间无所作为,则会导致气血凝滞。因此,在修行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得中”的技巧。
能守住常规,便可明心见性。这就是通过寻找“得中”来悟透常规,从而达到身心安定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舍掉尘世纷扰”,即使居住在草屋庵里,也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修行。
祖师慈悲,《十五论》的开篇设定了正确的 修行基调,其中有四个鲜明逻辑点:
出家的人首先必须投庵。
投庵目的是让身体有依靠,以此达到精神上的安宁。
修行需要警惕两方面:过度劳累和过于求静。
修为之要旨,在于明白如何平衡动与静,并且守护常规。
简化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总结为几个关键词:出家、投庵、守常。而那个简单而又核心的话题——"舍"字——穿梭其间,为我们揭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出家"是什么意思。
世人对于其他宗教中的"出家"概念较为熟悉,那通常意味着离开亲人朋友,以独自一人、素食主义方式去寺院进行清净祈祷,与尘世脱节以寻求更高层次的心灵清澈。这看似类似于道教所说的"出家",却又不同。在这里,我们需要超越物质世界烦恼的心愿才能获得真正自由,这就是红尘物质背离。此指外界事物干扰与阻碍。
然而,不同於其他宗教学说,一般认为选择是否皈依玄门并不重要,而是你是否能做到,即使沉浸在世俗之中,也不会被尘埃困惑。这便是在家族承担责任的一路上遇到的魔障也更大。一位隐世研究者令人敬佩,但若能用终身力量完成自己在地球上的任务,这也是令人赞叹的事业。不仅仅是在家庭还是隐退,他们都是不同的道路,没有优劣,只是选择方法不同比如是否能够做到纹风波涛却无尘染?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