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光:重振茅山道教的天师之光
在唐代,道教茅山上清派自晋南岳夫人魏华存降传扬羲以来,已数百年。到唐代,其传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多次被皇帝召见,远离茅山,致使经法传授断缺,散落无遗。李含光乞请离京返归茅山祖居搜集经法,重振道业,使上清派圣地又恢复其昔日的辉煌。
李含光生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二十一代祖为李弘曾任江夏太守,为避王莽之乱徙居晋陵(广陵),后改姓李。家世尊儒,其父李孝威号贞隐生生精通黄老之术,与司马承祯结为方外交。
十八岁时,有志于道教,从师于江都李先生。中宗神龙元年,以品行清优度为道士住东都洛阳龙兴观,又移居嵩山修道达二十年。开元十七年,从师司马承祯于王屋山阳台观。在那里,他深受司马承祯的影响,被称赞为“玉清境之客”。
开元二十三年,司马承祯去世,不久玄宗召他到洛阳询问修道事宜,对他的高见深感佩服,便让他住持阳台观继承司马承祯的传道事业。他在这里勤奋学习并修炼,并且对当时失散的真经秘箓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然而,他感到有责任要回归故乡——茅山,这里是上清派的圣地。他希望能够收集和保存更多的经法,以便继续推动上清派的事业。在玄宗天宝四年的十二月,他被皇帝亲自召至宫中,但由于身体不适,他不得不辞谢皇帝,并请求回到茅山。
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上清派再次焕发了过去那样的辉煌。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一门学问得以流传给后人,为后来的许多弟子提供了学习和修炼的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个传奇人物——天师之一。这段历史,就像一盏永燃不熄的大灯塔,对未来的一代又照亮了一条方向。
因此,我们可以说,无论是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只要有这样的人物存在,那么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个人生命轨迹,更能触及宇宙间大势而言的事情。而对于那些渴望了解更深层次知识的人们来说,他们总会寻找这样的指引者,而这些指引者则是我们所敬仰的小小智慧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