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朝开始,四渎神就作为河川神的代表,由君王来祭祀。《礼记·祭法》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并在全国各地修庙祭祀。
黄河水神是四渎水帝之一的“河渎灵源王”(《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十),从殷王朝开始,国家就对河神极为重视,每岁祭祀,并立庙祀之。而到春秋战国时,这种现象异常活跃。
长江之神,即四渎水帝之一的“江淮广源王”(《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十)。然而人们信仰长江之神,只是信仰长江的某一段,言长江某段自某江神主之。不过这些地方性江神同样受到帝王的重视,并得到了皇帝的封号和赐庙。
济水之神,又称渡河,泅水,其故道本过黄河而南,但古济水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秦时已被列入祀典,被称为楚伍大夫,号“清源汉济王”。
此外,还有如奇相、湘君、湘夫人等地方性海洋或湖泊中的信仰对象,他们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点,如奇相得道而宅成为风雨波浪守护者;湘君、湘夫人则据说是尧二女,因悲痛死于湘江,而成为了这条 江流上的保护者。
明代以后,对屈原这一历史人物进行了特别崇拜,将其尊为明代之后期信仰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至于其他地区性的小型宗教活动,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传统仪式和习俗,比如三 水府所依托的是唐代及以后的制度,它们分别位于马当、采石和金山,每个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在宋朝时,这些地区还被授予了更多荣誉,如被封为“福善安江 王”、“顺圣平 江 王”,以及“昭信泰 江 王”。
综上所述,从古至今,无论是通过实物考古还是文献资料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自然界力量的一种理解方式,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宗教仪式来维持社会秩序与个人生活之间的联系。虽然儒家强调人的德行与社会责任,而道教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以及通往超自然世界的一种途径,但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试图寻找一种稳定的宇宙秩序,并且给予人们希望与慰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儒家与道家的根本区别只是表面上的差异,而它们深层次上的联系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