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孝琚碑

> 历代书法 > 秦汉书法 孟孝琚碑

此碑又名《孟□(左王,右上宀,右中一,右下足)残碑》。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立,纵133厘米, 横96厘米。碑文存15行,行21字。存云南昭通第三中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出土于昭通城南十里白泥井马氏舍旁,后移置昭通风池书院。以出土晚,近世方若《校碑随笔》等始见著录。若名学者杨守敬、罗振玉、梁启超、袁丕钧等先后有考证论述。碑不著立石年月,因文中有“丙申月建临卯”及“十月癸卯”等语,罗、袁二氏考为西汉成帝河平四年(前25)立。袁氏又说可能为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立。姚安由云龙《定庵题跋》从文风、字体、碑版史等作全面考察,定为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立,此说近是。

《孟孝琚碑》与近年发现的《汉封地刻石》并为云南存世最早之刻石(后者立于东汉安帝延光四年(125),见孙太初《云南古代石刻丛考》)。其宽舒方整的结体,圆劲峭拔的用笔,茂密浑穆的布局,恢宏大度的气势,颇与《封龙山颂》近似。由云龙谓:“滇中石刻,两爨(《爨龙颜》、《爨宝子》)已为边方生色,更得此碑,距今殆千八百余年,又驾两爨而上之,足以征滇省文化输入之早。”(《定庵题跋》)此碑不但书法高妙,而且是研究文化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有整纸初拓及陈荣昌藏拓等传世。陈氏依文意以为每行上阙七字,并一一点校增补。山东有翻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