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的饶平山区分布着六百多座土楼圆寨,其中三饶的道韵楼最负盛名。道韵楼是中国最大的城堡式族居八角(八卦)土楼,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奇特的古民居被誉为“民族建筑之花”,不愧是潮汕文化遗产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三代人花110多年建成。
道韵楼规模宏大,站在道韵楼正门洞前向上望,要仰着头才能见到墙体同蓝天接触的一线。墙壁都是土的泥土和砖头砌成,斑斑驳驳、坑坑洼洼的墙体就像一张饱经风霜的老人脸。据了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道韵楼历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始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建成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前后花了110多年的时间才建成。
过去没什么机械工具,可以想象这座巨大而精致的“土堆”花去不少人的心血。据道韵楼的导游介绍,道韵楼楼体周长328米(不包括周围围屋),内切圆直径101.1米,墙厚1.6米,高11.5米,有72间住房,如加上围屋则约15000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正八角形土楼。
记者看到,道韵第三层有一廊,上面有木栏屏和活动木雕隔扇,每进都装饰得整齐古雅而大方,有正侧两门,以卵石铺边的地广场面积约1000平方米。在日本专家冈田健太郎出版《中国福建·广东·江西·客家圆樓》时,他评价说:“道韵樓是中國最大的一個正八角型建築。”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布局,它拥有许多防御功能,如枪炮眼、注水暗涵等,还设有私家水井,为避免火灾设置在各自界址下方。此外,由于其坚固耐用的结构以及合理设计,即使在80年代发生的大地震中也未受损害。这座建筑不仅展示了当时人民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也展现了他们智慧与技术水平。
作为历史、文化、民俗观光胜地,不仅吸引了很多学者研究,还成为游客们必访的地方之一,其美丽壮观景色让人们流连忘返。而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意义,更值得我们深思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