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区中新镇福和坳头村,一处名为岗埔围垄屋的古迹,自清代康熙年间建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陈氏家族的骄傲,更是“秀才村”的象征,因为该围垄屋曾孕育出38位秀才。作为广州地区独一无二的传统围垄屋,它以其扇形结构和26个房间而著称。
2015年9月,该建筑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经过专业修缮,现在成为了解岭南客家建筑文化的重要窗口。岗埔围垄屋以祠堂为中心,周边环绕着左右和后面的房屋,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宗法社会格局。
建筑上,其设计与材料都具有独特性。在墙体使用了黄泥与稻壳、禾草混合制成的大砖,大大提高了连接度和黏合度。此外,祠堂后的议事厅由青砖搭建,与其他25间普通住宅相比,有着更高的地位。
此外,这座古宅还融入了广府建筑装饰特色,如龙船脊和镬耳封火山墙等元素,不仅展现了水乡文化,也体现了族人的教育理念。这座客家传统形制的围垄屋,就如同一个龟背,寓意子孙繁衍健康长寿。
现在,这座静谧而生机勃勃的地方,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生活的一幅缩影。不论是走进其中每一间房子,或是在半月形池塘旁漫步,都能感受到时光沉淀下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