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源远流长的非遗艺术,它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歙县深厚历史底蕴的一部分。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舞蹈,以尊孔理念为核心,其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魁星点斗、字舞、张仙送子和麒麟嬉玉书等精彩场景。在2008年,被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标志着它在保护和传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其中,流传于歙北富堨镇承狮村的承狮麒麟舞,有着一段悠久而传奇的历史。据说,这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始自清乾隆年间,那时距今已有近250年的光阴变迁。这是一门集戏剧情节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了角色人物、念白和昆腔唱腔,不仅如此,还融入了丰富的情节,使得这门艺技在当时即获得了盛誉。
1958年,承狮麒麟舞曾经荣获安徽省民间舞蹈二等奖,此后它逐渐失落,但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在人们共同努力下,在2016年全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启动仪式暨主场活动中,再次焕发光芒。这次亮相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在市县文化部门、富堨镇政府以及承狮村民们共同推动下,承狮麒麟舞再次被恢复,并且正在不断地向更广泛的人群展示其独特魅力。此举不仅是对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一个回归,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术的一种弘扬,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无价之宝,让它继续绽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