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则无所不为微明6道物所道文子(通玄真经注卷之七)诗解岂不是天地间万物皆由一念转移

无为则无所不为!微明6道物所道【文子】(通玄真经注卷之七)诗解,岂非天地间万物皆由一念转移?

道者,物之所化也,德者,生之所养也,仁者,积恩之果也,义者,比於心而合於众适也。四者,为人处世修身,不可失也。道灭而德兴,德衰而仁义生。故上世守道以不德,而中世守德以不怀;下世唯恐失仁义,因此君子惧失义,小人惧失利。

老子曰:事或欲利之,则适足以害人;或欲害之,则乃足以利之。夫病湿而强食热饮,以水解渴,此众人养疾良医所以致病也。悦于目、悦于心,是愚民所乐,有智者所避。此先迕后合,是圣贤行事;先合后迕,是愚民自误。

老子又曰:有功离仁义,即见疑;有罪有仁义,则必见信。故仁义是天下常顺的法则,也是尊贵的爵位。不谋百计常不当,用舍趋审于仁义更好。而图国存难、骄王尊己、功力未成的过错,在于离弃了仁义。

老子云:“教本乎君子,小人被其泽;利本乎小人,君子享其功。”使君子的得宜,小人的亦然,所以治理国家便如同烹饪容易达成正道。但多欲伤害礼节多忧损智慧,这样治国就能长久存活,而虐待国民就易导致亡国。这正如水流广大,如同君主聪明,没有争斗与臣下的国家才能和谐统一。如果根本(即领导)美丽繁荣,那么枝叶(臣下)自然茂盛。

慈父爱儿非求报偿,更不可内心解释;圣主养民非为个人使用,只是因为不能已,无奈恃强依靠功绩,但若穷尽这些,就会断绝恩惠。而用人们喜爱的事物,便能得到他们的力量和忠诚,使人们从开始到终点都能知晓自己的方向。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只需顺应自然规律,即可达到真正的心灵平静和社会稳定。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