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恶论之探上仁治道文子解析(通玄真经注卷十)

性恶论探究:上仁治道【文子】解析(通玄真经注卷十)

老子曰:治大者,道不可以小,地广者,制不可以狭;位高者,事不可以烦;民众者,教不可以苛。事烦难治,法苛难行,求多难赡。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大较易为智,小辩难为慧。

故无益于治,有益于乱者,不为也;无益于用,有益于费者,不行也。功不厌约、事不厌省、求不厌寡,则易成也。此理明矣。

河以逶迤故能远,而非一勺之水也。山以陵迟故能高,而非一匊之土也。道以优游故能化,而非即时所致也。

夫通於一伎,可以曲说。不言而信,不施而仁,不怒而威,是以天心动化。而施而仁、言而信、怒而威,是以精诚为之。而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

有道以理之则法虽少可效,无道以理之则法虽众足乱。此乃治国存乎道要,与天下同气,以简约生化,为万物所宗养,为民所依赖,如是则民安其命,可谓善政矣。但若反是,则国家将陷入混沌,无常,无定,将使百姓困苦不安,此乃害政方始,其后果自负焉!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