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宋应星的盐政新篇章,揭秘重税害商,官价煎炼扬州盐政机制
在宋应星【野议】卷10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关于盐政的深刻议题。食盐是国家生民所必需之物,对于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然而,这一政策却因弊生而败,商业因此贫困,而国政则陷入混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人们追求利益如同奔走于死地之间。谁能从这行盐中获利,又不竭力挣扎?这背后的问题,是商人昔日积累巨富,如玉山金海,如今却只能倾尽家产负债累累。
国家对淮、长芦、两浙、川井等地区的盐课分配,其中淮区占有半数,而其他区域也各自拥有半数。这意味着即使增收,也能支撑得起。而淮区原本的九十万两,现在已经增加到一百五十万两,压得商人喘不过气来。
这些政策背后隐藏着一个真实的人间悲剧:商人的财富被不断榨取,最终导致许多人破产卖妻鬻子以偿还债务。而那些仍旧努力工作的人,他们只希望能够维持生活,却发现自己正走向死亡之门。
面对这样的现状,有一种简易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让政府减轻苛捶繁复的法律,让每个省份都设立自己的盐务机构,使得买卖更加便捷,不再需要通过官船和漕舫来防止私贩,从而减少了成本和时间上的浪费。此外,还应该撤销多余的巡查兵力,让大小贸易者都能自由进行交易,就像农夫市场一样简单直接。
这样做将会带动经济增长,让四方的人们纷纷前来参与,这是一个通往繁荣之路。但是,如果朝廷不能及时革除这些烦琐法规,并在扬州设立分司逐场煎炼并储存于关桥,那么所有这些改革都将化为泡影。只有当政府真正行动起来,将其实施于实际管理中,当我们才能看到钱流水转,社会经济得到真正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