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者,不可以小;其地广者,制不可狭;其位高者,事不可烦;民众也者,教不可苛。事烦难治,法苛难行,求多难赡;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解之,至石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大较易智,小辩难慧。无益于治,有益于乱,是以圣人不为也。
功不厌约,事不厌省;求不厌寡,则功约易成、事省易治、求寡易赡矣。此谓道德与仁义之间的关系,如同河流逶迤前进,以致远山以陵迟堆积,以致高道以优游,无为能化。
夫调音者,小弦则急,大弦则缓,此乃立事之道贱者劳身贵者劳心也。这便是老子所言“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天同气”的道理,即使在自然界中,也有这种现象,比如河流和山峰,它们通过自身的特性实现了远离和高耸。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通于一伎审于一事察于一能,可以曲说,不可广应”这一原则,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专注精力,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做太多的事情。这正如调音师在调整乐器时,一般只需关注少数几个关键点,而不是尝试调整所有细节。
总结来说,无为之用方即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尽量保持简单直接,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或知识而故意增加复杂性,因为这往往会导致效率低下甚至错误发生。在处理问题时,要像河流和山峰那样,在自然界的帮助下达成目标,并且要像老子的智慧所示那样,只集中精力解决真正重要的问题,而不是被繁琐的小事情困扰。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将更加顺畅、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