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封建社会,教育体系是培养人才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宋应星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关于学政制度的问题,指出国家设立教官不足以满足需求,大郡大邑教官识面者仅十之一,小者不及三四分之一。因此,对于贤能之士难以找到机会,而不肖之人则得不到约束。
他认为,虽然有优劣之分,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严格按照品行来选拔和考核。即便能够做到,也会因为权力过轻而无济于事。他建议对待不肖之人要有所区别,不仅要对那些只懂得占位的人进行处理,还要对那些强梁却又擅长欺压百姓的不良官员给予惩戒。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对于丁忧(因亲属去世或生病等原因暂时告假)期间不得参加考试的情况,以及一些人为了避免考试而采取虚假的手段。他认为,这些现象导致了教育体系中的弊端,并且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最后,他呼吁通过改革,使得学使能够更好地管理教育事务,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得到发挥,同时也让那些不称职的人受到制裁,以期达到选贤用能、治理天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