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仁三至治之道无为若水生灵不息不为而成天下太平

治大者,道不可以小,地广者,制不可狭;位高者,事不可烦;民众也者,教不可苛。事繁难治、法苛难行、求多难赡,一寸一丈,一铢一石,不厌其详,而终究有差。故智慧在于简约,不在于繁复。

老子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天同气。”同气者帝,无德而称,是以天心动化。施而仁言而信怒而威,以精诚感人,是以至人动静与天地同气。

文子曰:“治存道要乱存法多。”有道之治,以理之法虽少,可使民自治;无道之乱,以法之累重,则国乃自乱。故圣人知时机,不轻言语,不轻施力,只等待时机自然来临。

老子云:“河以逶迤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此非一勺水、一匊土所能成也。大道优游,无为能化。此即通于一伎审于一事察于一能,可以曲说,但不能广应也。

文子又云:“五帝自然无为与天同心物禀其生感而化也.”此即至圣真情施而必仁言而必信怒而必威精诚所至。此即外貌不足以为政,其实则虚华可掬,此即文明世的弊端也。

总结来说,上仁三至治之道,便是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的大计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白“无益於用,有益於费”的事情,即便是最聪明的人也不去做。而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功不厌约”,把事情简单办好,“事省易治”,减少麻烦,“求寡易赡”,尽量减少需求,让大家齐心协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这就是我对上仁三至治之道的理解和阐述。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