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之道宋应星盐政议中的官价煎炼与商人苦恆

在宋应星的《野议·卷10盐政议》中,作者探讨了盐政制度下的官价煎炼对商人的影响。诗文中提到,食盐是国家必需品,对于生民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弊端和乱象,商人们受到了重创。他们积玉堆金的往昔,如今却倾囊负债,这种情况导致了商人的贫困,使得盐政无法有效管理。

国家的盐课分配,其中淮区占据一半,而长芦、解池、两浙、川井、广池和福海各自占有一半。这意味着尽管增加税收可支撑,但淮区面临更大的困难,其税收远低于最初的九十万而增加至一百五十万。

若能将这一政策完善,让其符合成弘之政,隆万之商,那么增课带来的利润将更加丰厚。此外,当时最富有的商家资本超过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达九百万两,而现在许多人因过度征税而陷入债务深渊。

私下交易也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一些私人防备官船,再防漕舫,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漕舫自二十年来一直空转,无计可施,只好折板货卖或典衣换米。而那些有余财的人,即使腰镪余一,也会购买大量盐只以满足需求,不惜一切代价。

官船上的员工夹带私货,将其藏匿在仓库里,有时候甚至被冠军发现并惩戒。但这些私下交易仍然存在,因为祖制规定每引重八百斤超出则注割没银,因此不少人宁愿冒险进行这种非法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变得越来越苛刻,对于运司充役者来说,他们必须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一旦进入运司就可能追赃破产卖妻鬻子以偿还债务。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种简易法,即立院分司逐场官价煎炼贮于关桥,并建议各省买卖食盐应简化流程减轻负担,从而促进贸易和民众生活质量。这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减少腐败现象,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利益。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