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市人,任法融道长,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被视为道德境界的人物代表。他的生平充满了反复的探索与实践,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社会服务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幼年时代便开始学习儒家四书和佛、道经典,任法融对《道德经》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致力于将其内涵应用到现代生活中。他曾多次阅读《道藏精华录》,并自编注释,对老子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观等进行了独到的解读。
在十年的困难时期,任法融依然坚持研究《道德经》,他认为这本书不仅是修身养性之用,也是处理世事万象之妙方。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局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陕西楼观台重新回到道教管理之下,任法融积极参与筹资维修楼观台,并利用闲暇时间继续研究和注释《道德经》。
1987年,他完成了一部关于《道德经》的新注释,这部作品以“楼正本”为底本,用数千年的正统观点来阐述老子的哲学思想。这部著作通过无极图和太极图,从纵横两个方面以及微观宏观两个领域,对《 道德经》的基本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此外,他还撰写了多部其他著作,如 《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等。
任法融除了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管理经验丰富的监院,在1984年被推选为楼观台监院后,他致力于管理宫殿事务、培养新入门弟子以及接待国内外知名人士等工作。他以勤奋敬业闻名遐迩,不仅提升了个人声誉,还促进了整个中国道教协会的事业发展。在2005年,当选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院长后,他继续发挥影响力,为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6月,又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这一职位使他成为更广泛范围内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判断与发展方向提供意见的一个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