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腊月二十八贴桃符道教文化与道德经执一在自然中寻觅平衡

我想起民谣中说:“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据我所知,在农历的腊月二十-eight这天,无论是准备年货还是制作主食,每家每户都要开始做准备工作。人们在这一天会张贴各种装饰品,如年画、春联、窗花和神码,这些都是传统的过年习俗。此外,腊月二十-eight也是接待诸神和迎接祖先的一天。

贴春联的习俗源自古代的“桃符”文化。在古人看来,桃木是一种能驱邪气的材料,《典术》上说:“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期,当时后蜀君主孟昶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他每年都会命人为他题写桃符,这标志着春联文化的开始之一。他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是中国历史上记载下来的第一副春联。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以红纸替代原有的桃木,我们才有了用红纸张贴春联这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