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秘密大营救接转站客家围屋榴兆楼启动修缮融入最流行的民宿装修设计元素

我将文物的故事重新编织,让它们焕发生机之力,传承下去。惠阳区的榴兆楼,一个曾经参与香港秘密大营救的客家围屋,现在正迎来修缮工程的启动。这座围屋坐落于秋长茶园村,是叶氏族人在清咸丰四年(1854年)所建。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壁画闻名,每一处都透露出当时匠人的巧手。

榴兆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历史见证者。在1941年的那场大营救中,它成为了文化名人和爱国志士逃离香港的一站,有著名作家茅盾、胡风、张友渔等人曾在这里暂住。然而,这段光辉岁月后,榴兆楼又回归了平静,直到2010年最后一户居民离开,它再无人居住,只作为家族祠堂使用。

200多年的时间让这座古老建筑逐渐走向衰败,但当地村民始终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不过,这些小-scale 的修补工作并不能长久解决问题。2019年4月19日,榴兆楼被列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了修缮前的前期勘察工作。

今年,我们致力于活化这些红色资源,为碧滟楼和榴兆楼这样的历史建筑提供必要的维护。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也是为了让它们能够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它们背后的历史与情感。

工程负责人谢忠旗表示,他们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围屋进行整体修缮。他提到,在排查完所有问题后,他们将替换损坏的瓦面、木质构件,并且会根据建筑布局进行三合土地面的施工,以保证文物真实性和完整性。此外,他们还希望通过改善视觉效果,使得这些文物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让他们亲身体验到这些历史遗迹带来的震撼。

目前工程正在顺利进行,我们预计今年底可以初步完成整体修缮工作。一旦完成,这些建筑不仅能够坚固下来,而且还能更加美观,从而实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科学传承以及今后的活化利用。我们期待着每一次重访,将这些地方变回生活中的场景,而不是只是冷冰冰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