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一个千年古县,班驳的城墙,是它历史的见证,也是这个城市根基。下南门古城楼,作为这座古城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标性景观,它承载着祖辈留给我们的特殊记忆。每当路过这里,都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将我拉住,让步伐放慢。我凝视着那些被岁月侵蚀的青苔覆盖的老城墙,不禁心中涌起一股疑问:面前这座历经沧桑、风雨无阻的古色建筑,又经历了怎样的兴衰与变迁?
打开清光绪二年的《龙南县志》和1994年以及2011年的修订本,我们可以从厚实而坚固的史料中窥探龙南古城池曾经多么辉煌。在宋朝时期,当地首长段秀实带领民众筑土成墙,这座城市才初具规模。而明代,则有知县谢泽征集百姓烧制青砖重建,更高更坚固。
随后的岁月里,无论是战乱、水患还是火灾,都让这座雄伟之壁受损或毁坏,但它们总是在不断地修复和增添,以抵御外来威胁。在明万历三年,知县王继孝对其进行了加强,而在崇祯九年,都御史潘曾纮又对其进行了拓宽扩建。
然而,在清顺治五年的一场战役后,这些防御工事遭到了严重破坏。尽管随后的几位知县尝试修复,但直到清康熙五十九年,一些改名和加高工作才得以完成。此后,不断的小修改和维护使得这些历史遗迹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只剩下下南门(向明门)独存,其它部分已被现代化所取代。不过,即便如此,这片土地依然保留着那份深厚而丰富的情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回到过去,与那些先人同行共赏文物的心灵旅行。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这里看到那栋显眼却温柔的大理石房屋,它们就像守护者一样静静地守候着这个城市,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一段段故事、一抹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