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羌族的男女婚姻习俗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则,强调门当户对和亲上加前的概念。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这种自主选择伴侣的情况逐渐增多,但传统的婚礼仪式程序依旧得以保留至今。
羌族的婚礼典礼主要分为订婚和结婚两个阶段。在男子对女子产生好感时,男方家庭会准备一份礼物,并请红爷(即媒人)到女方家庭提亲。如果女方家庭同意了这次求亲,那么红爷带着这个消息和一些小礼品,就会与女方家的人一起举行“许口酒”这一仪式。这通常是一个重要而正式的事件,它标志着双方开始了正式的情感联系。
数月或数年后,当男方准备好了更多更好的东西时,他们再次通过红爷向女方提出“小订酒”,作为正式订婚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中,双方需要进行一次详细讨论,以确定未来夫妻之间最合适的日子。这通常涉及到释比测算,以及选择一个吉祥且被认为是幸福与繁荣象征性的日期。
之后,两家的成员就会开始筹备结婚大典,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月时间。由于农事活动相对较少,这个时候农作物已经丰收,而且正值杀猪备年货的时候,所以经济条件允许大家有足够的心力和财力来庆祝这一特殊时刻。
在娶嫁前夜,一场名为“花夜”的盛宴将会举行,在这里新人将迎接朋友们,与他们共度美好时光。此外,还有一项名为盘歌比赛的地方,让所有参与者能够互相了解彼此,同时也展现出欢快与友爱。盘歌本身就是一种愉悦而风趣的话语游戏,其中包含了关于新娘品德、才华以及勤劳朴实等方面的问题,也包括谈论彩礼、新娘服饰以及一年四季中的农业工作等内容,最终表达的是希望夫妻关系温馨如初,以及愿意让新娘融入丈夫家人的愿望。
当天结束后,新娘会哭泣并告别她的家族成员,然后她穿上自己的装扮离开父亲家前往丈夫家。在进门前,她还要参加一个驱除不吉气灵魂的小仪式,然后才能进入男性世界。她必须在神龛面前行鞠躬,以表示她已成为一位完整的人,从此属于某个人。而待到其他宾客全部到齐,她们就可以共同庆祝新的结合,而第二天则是谢客日,用餐感谢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们。而在第三天,即刚结成夫妻后的第3天,他们将踏上返回自己家园之路,被送去的是食物、饮料以及其他必要品项。当她们回到母亲身边,将开始他们新的生活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