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主要人物
馮良
馮良,南陽冠軍軍人。少作縣吏,年三十為尉,從佐迎督郵,自恥無志,因毀車轄,裂敗衣幘,遂去從師,受詩、傳、禮、易,復學道術占候。家中謂已死,十五年乃還。整修志節,抗操嚴恪。
郎宗
郎宗者,是北海安丘人。少仕宦為吳縣令。學精道術占候風氣。他一旦有暴風經過間,他能預知京師大火燒大夏門的事,並遣人往參,這事後來果然如他所言。他們聞之,以博士徵宗,但宗恥以占事,就夜解印綬負笈遁去。在華山下服胡麻丸得道。
淳于斟
淳于斟字叔顯,是會稽上虞人的漢桓帝時作徐州縣令靈帝時大將軍辟掾。他好學道明術數,用胡麻黃精餌修行得道。
桃俊
桃俊字翁仲,是錢塘人的漢末棄世入增城山中學道。他遇東郭幼平,一個秦時的人久隱增城得道者。幼平教俊服九精煉氣輔星在心之術。
劉翊
劉翊字子翔是潁川人。他家世大富常周窮困為事好行陰德密惠。在陳留張季札喪車敗牛時,他推車牛與乘之恤死救窮非一人矣。
呂子華
呂子華是山陽人。一日陰君已服虹丹之液,而未讀內經來從東卿受太霄隱書而誦之常以幽隱方臺為樂,不願造於仙位也。
蔡天生
蔡天生是上谷人的小官嘯父賣雜香於野外,以自業贍。他情性仁篤口不言惡,被河北少女從天生巿香識出,她教他朝天帝玉皇之法即獲仙託形舄杖隱存方臺。
劉平阿
劉平阿是無名姓,不示人也。在漢末為九江平阿長故以為號行醫術有功德救疾病如己之病遇仙人周正時授以隱存之道託形履帽居茅山方臺四年山西南有洞宣名曰方台常服日月晨氣顏色如玉似年三十許人。
張激子
張激子原名張奉河南張奉者字公先此人人亦少發名字太傅袁隗歎其高操妻以女女服飾奢麗奉不顧貲無異路人婦改服然後成室家也後棄世入剡山遇山圖公子授激子九雲強梁煉玉法今在東華宮行太極所署或領九宮尚書職治水考北河司命或禁保侯併共業故
10 趙廣信
趙廣信陽城人魏末來渡江入此山受李法成服氣法又受師左君守玄中之法七八十年周旋郡國多來都下巿丹砂作九華丹丹成一服太一遣迎停三日與同志別去乘雲駕龍白日登天今在東華海中
11 張祖常
張祖常彭城吳時從北來得入茅山方臺洞祖常託形墮車而死故隱身幽館而修守一之業師事上黨鮑察者鮑察受道於王君鮑宣司徒鮑宣五世孫也
12 虞翁生
狼五山中有學 道者虞翁生會稽人口稱食日精法以吳時? 隱此 山兼行雲氣迴形 之 道 晶思積久 形體更少 如童 子 晉穆帝永和元 年 七月二十三 日 東 大 帝 遣 迎 即 日 乘 雲 昇 天 今 在 陽 谷 山 中 Wolf Mountain has a sea in the middle, opposite White Chapter Valley, and is straightly called Wolf Mountain.
13 朱孺子
赤水 山 中 學 道 者 朱 孺 子 吳 落 入 山 服 菊 花 及 朮 餌 後 遇 西 歸 子 授 以 要 言 入 室 存 泥 丸 法 三 十 年 遂 能 致 雨 於 洞 房 中 晉 穆 帝 永 和 元 年 八 月 五 日 西 王 母 遣 迎 即 日 乘 五 色 雲 車 登 天 今 在 積 石 臺
14 尹虔子
华阴 山 中 有 学 道 者 尹 虔 子 张 石 生 李 方 白 并 晋 武 帝 时 人 受 神 人 管 城 子 蒸 丹 餌 朮 法 并 扶 黄 金 精 华 成 金 丹 法 行 已 五 十 岁 精 心 内 视 不 再 饮 食 体 骨 轻 健 色 如 童 子 以 晋 穆 帝 永 和 元 年 二 月 十 二 日 太 一 遣 迎 以 其 日 升 云 而 天 今 在 玄 洲 受 書 为 高 山 真 人 张 石 生 为 东 源伯
15 鄭景世
廬 江 潛 山 中 有 学 道 者 鄭 景 世 张 重 华 并 以 晋 初 收 神 人 孟 德 然 口 诀 入 山 行 守 五 臟 含 日 法 兼 扶 胡 麻 又 扶 玄 丹 多 時 不 再 饮 食 身 体 轻 強 至 易 故 形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