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修真略仪》载:“世人受道经戒,佩服箓文,纵未能次第依法修行,亦已不为下鬼,轮转不灭,与道有缘,而况亲行之乎?功用浅深,不离于己,不可预说。”这句话已经讲得很清楚,也很重要,是不是“次第依法修行”,是判断内箓、外箓的重要标准。是否持戒和修行为标准,将内、外箓还存在一定概念转换。
从古至今,《云笈七签·明正一箓第三》载:“箓者,戒录情性,止塞愆非,一将军共百五十将军,从凡入圣自始及终”。《三洞修道仪》载:“授正一箓后方可以为人章醮,为帝王封署山岳”。
四点都具备的属于内 算,即授予 道士 之 算,又能行法济世利人;而仅具备前两点功能则属外 算,即授予 信众 之 算旦夕崇奉保身宁家。但在古代内、外 算 的分别并非绝对,以是否持戒和修行为标准 内、外 算 还存在一定概念转换。
以《真武算》为例,请算者如何申请受算?答:《请算法词》分两部分,上面介绍请算者的生辰籍贯,其后是一段四六文,用来恭维真武大帝神威感应和希求受算愿望。下面是由万法宗坛天师门下作出。收到请算者的申请后,由此投词:“即日告盟天地立誓三官破券分环依科传授”,依科举办法事授予《真武算》及其祖玄真三师玉讳和经籍度三师法讳:
祖师:三天扶教辅元师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张道陵
玄师: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张衡
真师: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张鲁
经籍度三师:
上清三洞经术南曹执法仙宰都天主嗣汉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
上清宝術靈寶領教玄化仙宰都天主嗣漢四十三代 天師張宇初
上清宝術靈寶領教玄化仙宰都天主嗣漢四十四代 天師張宇淸
最后引述证盟监度保举临坛主持授职仪式之二十六、三十九 代 天師語錄論述授職之源流功用龍虎山經術祖制流傳等内容。最后保舉師名義發給證詞以為凖。
此处透露出几个信息很重要: 一是請訃必需通过保舉師審核;二是當代金丹大士雖無需親臨,但須知悉此事並申聞於祖; 三 是請訃文字含義豐富,是使得被尊敬與學習的一種方式,並且還具有證明是否接受了該命題效力; 四 在許多傳統儀式中,如開卷讀書般進行討論與理解,這些都是為了維護傳統與秩序所必要的手續。此處說明了每一步過程對於整個系統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每一步過程均有其特殊意義。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只要有一點點真正理解,就會明白每個字每個符號背後所承載的是什麼意義,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構建起了一個完整而精密的大系統。而我們只需要像那位慈悲老人的樣子,用心去聆聽這一切,那麼我們就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這片土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