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所以“正月”又称为“元月”,而“元月”的月圆之夜作为新年的第一个节日,称为“元宵”。这个传统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汉武帝时期祭祀太一神的活动到司马迁创立的“太初历”,再到宋代和清朝各自有不同的称谓,这个节日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
道教则一直有“三元节”(上元、中元、下元)、“天官赐福、地官敕罪、水官解厄”的说法,其中祖天师张道陵的诞辰也是正月十五日。这表明了元宵节与道教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一天人们要赏灯、逛花市、放焰火,吃甜食并载歌载舞欢庆佳节。
古人对自然界充满敬畏,对掌管天、地、水三位神分别称为天官、大地和水官感到无比尊崇。而正月十五日,就是所谓的天官大帝圣诞,是玉皇之下的最高权威,他能考察整个世界,并记录十方国土中的善恶业力,同时恩待三界众生,为仙人们升降提供帮助,并救拔众生于苦难之中。
汉武帝曾在甘泉宫祭祀太一,这被后人视作上元节祭祀天神的一种形式,而东汉祖先张道陵创立了道教,也用以祭祀这些自然之神的手书作为治病方法。因此,在他的诞辰或下界之日,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会虔诚地向他求得风调雨顺以及国泰民安。
每年正月十五日,不仅是祖先张道陵诞辰,也是他传度世人的重要日期。在龙虎山建立传箓坛之后,每逢三 元 日,他都会举行传度仪式授予箓符,以弘扬 道 教 和 开启 了 龙 虎 山 天 师 道 升 坛 授 箓 传 度 的 先 河。至今仍然持续不间断。这一习俗也被普遍认为可以获得更大的祝福和保护。
对于普信众来说,上述这段时间是一个修身养性、高洁心灵,与大自然和宇宙保持和谐相处的时候。当他们斋戒身心,或去寺庙礼佛,或在家中念经,他们就能够感受到更多来自于高层次存在者的祝福与支持。推荐的一些经典包括《三官宝诰》、《三官经》、《老祖宝诰》等,它们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哲学智慧,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内心上的平静与觉悟。此外,还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来了解更多关于宇宙及人类生命意义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