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深邃智慧
作为道教内丹的经典之作,《内经图》又名《内景图》,它以山水画的形式暗喻丹道中器官的功用、不同身体部位的作用,以及不同阶段的感受;以图像形式来隐寓性命双修金丹大道的功程次第,揭示天人合一的性命真谛,被后人誉为“中华养生第一图”。千百年来,《内经图》如同一道不可思议的智慧之光,在历史的风雨洗礼中得以保存。面对《内经图》,今天的人们在惊叹其壮观和玄秘之余不禁要问——它究竟起源于何时、为何人所作、用意何在?但由于《内经图》的成型时间一直难以考证,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结论。而近年来,因为山西芮城县九峰山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隐藏于《内经图》里的诸多秘密有望被一步步揭开。
2006年,在芮城举办的两岸三地纪念吕祖诞辰1208年活动期间,中国台湾指南宫管委会高忠信董事长提议,对九峰山纯阳上宫进行修复工作。2010年5月,为配合纯阳上宫修复工作,芮城县政府对周边地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这个决定让他们意外地发现了11座古老道观遗址。在这些遗址中,有7座宫观分布在9个位置,与传说中的“天然《内经图》”相呼应。
这些遗址包括永乐镇东尧村南的大泉庙、中丹田对应位置阳城镇营子村南的大泉庙、大王镇双桥村北的小佛寺等,它们似乎都按照某种规律布局。这使专家推断,这些建筑可能是根据某种理念或蓝本建造,而这份蓝本就是著名的地理学书籍——黄河流域最早的地理书籍之一—— 《地形志·长安志》,其中记载了黄河流域的地貌特征,比如从青龙涧到冲沟再到黄河,每一处都符合日后的建筑地点。
而据相关研究,《内经图》的文字除少数出自《黄庭經》及佛家偈語之外,大部分诗句很可能出自吕祖之手。吕洞宾号纯阳子,是唐贞元十四年的四月十四日出生的河中府永乐县招贤里人,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被奉为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也是家喻户晓八仙之一。当时他生活在这个地方,他应该非常了解这里的地形和气候,并且他的作品也反映出了他对自然界深刻理解和尊重。
因此,可以推测,当时创建者手中已有成形或者正在完善中的版本。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构想逐渐被实际应用并通过建筑物体现出来,如江南第一风水村——浙江武义郭洞村就仿照珍藏于北京白云观的一幅未知版本而营造,其始建年代可以追溯至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这说明至少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一种类似于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那样的传世版存在了。
然而,由于缺乏确切证据,我们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一种更早期或更原始版本,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如何产生,那一定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具有深远意义的事物,它不仅影响了当时人们对于宇宙秩序以及生命意义上的思考,还影响到了后来的文化艺术发展。因此,对这一领域进行更多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还能启发现代人的思考和探索,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更新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