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康熙年间,《太乙金华宗旨》问世以来,经历了多次修订,最早的版本出现在乾隆年间由邵志琳整理。该版本收录于六十四卷本《吕祖全书》,题为《先天虚无太乙金华宗旨》。潘易庵等人撰写序、跋,对成书过程有所说明。
据记载,康熙戊申年(1668),潘易庵等七人在毗陵白龙精舍设乩坛,蒙吕祖降坛传示宗旨。康熙壬申年(1692),屠宇庵收集散编,与张爽庵汇辑成书。此后,张爽庵又得吕祖再次降笔。
潘易庵《序》中提到:“忆自戊申冬,我纯阳圣祖传示宗旨……”并说明其与其他六位弟子共同参与扶乩活动,其中包括刘度庵、庄惺庵、庄诚庿、周野鹤、许深庿和屠宇庿。这七位弟子的身份和志趣各异,但他们都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接受了纯阳圣祖的指导。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七人的团体逐渐解散,但他们留下的文献仍然影响着后来的道教发展。在康熙壬申年,由于屠宇布安的努力,这些文献被重新整理并编纂成了最终版的《太乙金华宗旨》。
关于潘易布安及其同伴们所属的道派,有一些争议。在邵志琳整理本中,他们署名“净明嗣派”,但实际上他们似乎更倾向于称自己是太乙法派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文献表明潘静观曾师从全真道龙门派传人朱元育,而非直接属于某一特定的道派。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清初大儒李颙访问常州时,他与当地学者如潘静观交往甚密,并且两人之间存在诗歌交流。此外,一份碑文记载显示,在圆妙观重建期间,龚百药孝廉与岳吏部锺淑及刘工部维烈以及隐士潘静观一起研究过有关仙界的事宜。
总之,《太乙金华宗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过程,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文化和哲学知识的大力追求,以及人们对于精神探索和个人修养的渴望。通过分析这段历史,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这些思想家的生活轶事,还能窥见那时代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世界秩序理解的一种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