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医学之父孙思邈大医精诚

高明见 孙思邈,南北朝至隋唐间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于阴阳、推步(天文历法)、医药无不善。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其中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 medically, the practice is "至精至微之事" , habitually to study medical knowledge without being tired. The second is誠,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見彼苦恼,如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恻隐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 “自逞俊快,以射名誉”、“恃己所長,以經略財物”。以其崇高醫德,被後世尊為“藥王”。《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思邈,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便能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并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他因国家多故,不得不隐居太白山中。隋文帝辅政后,他被征为国子博士,但他称疾不起。当他对亲友说:“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我方助之一济人。”到了太宗即位时,他被召到京师,因为他的容色很少,因此人们感到惊讶。他被授予爵位,但他坚决辞退。这一系列事件都体现了他的高洁和拒绝功利的心态。

《旧唐书》中的另一段记载引起了关于孙思邈真实年龄的一个古老谜题。在这段记载中,说他自称开皇辛酉年出生,那时候已经九十三岁,这让人们怀疑他的年龄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而当时的人们甚至还在讨论是否会出现超越常人的长寿现象。此外,这些记载还提到了魏徵等人在修撰史书时频繁访问孙思邈,并从他那里获得宝贵的历史资料,就像目击者一样描述着这些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宋徽宗时代,他被敕封为妙应真人,而道教则尊奉他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医大圣、药王孙大真人、开元普度天尊和感应普救天尊等地位。他以治愈万病和延长生命的能力闻名遐迩,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名字,如神童、大慈悲的大愿、大圣,大愿、高明博达不死的大仙降龙伏虎的大护国救民灵感的大仙。

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我们对这位伟大的人物的敬仰与赞赏——一个在医学领域内展现了卓越成就,同时又是一位深受后世纪念的人物。这份荣誉和影响力跨越了几百年的时间,对后来的医疗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他的精神仍然激励着今天每一位追求卓越并致力于改善人类健康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