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王嗣琳道长历代道家代表人物在自然中的传承与探索

王嗣琳,自号得一子,陕西省人。1914年3月15日出生,童年便接触书籍,在十二岁时辍学随父经商。然而,他内心追求的是一种淡泊的生活,以道为心。在22岁时,他决定出家修行,进入龙门洞道院师从冯高德,被赐予法名嗣琳。

1938年秋天,王嗣琳在西安八仙宫深造,与赵理忠、高功主教等学习,不仅参与磨粮,还在空余时间研究《易经》和阴阳术数,为人解惑。1942年,他回到了龙门洞继续学习斋醮科仪和中医,从傅高善处习得《皇经》的诵持法。此外,他还向老修行者和中医专家请教,对儿科及针灸有着深厚的造诣。

1950年代初期,王嗣琳住在楼观台,一心致力于丹经、子书以及《群仙要语》、《龙门心法》的研究。他不仅教授道友们这些知识,还授予他们高功秘法的传承。在这一期间,他还结识了曹公,这位阴阳先生成为他的良朋至友,他们相互勉励,并共同探讨风水学。

1978年的宗教政策放宽后,王嗣琳回到龙门洞任知客,与道众一起整治殿堂、重塑神像。他以严谨的态度管理香火,并认真地进行元初养身,以积累功德。一系列重要活动使他成为了当地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道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1981-1986年的几年里,王嗣琳不断接受邀请,在不同的地点主持开光仪式、举办经忏,并参与筹备工作。他不仅对自己的修行有着极高要求,也对弟子们严格指导,使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他的精神遗产。在最后几年的修行生活中,他始终保持虚无之心,对待每一个求助的人都以仁爱之心去济助,每次教学都愿意尽自己所能,最终因劳累过度于农历九月十一日羽化登真,有关各界纷纷赞颂其慈悲为怀、精诚待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