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灵宝定观经解读感情里的无欲则刚之义

在修行道法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舍弃世间的纷扰与杂念。外界的事务都应断绝,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不应该有丝毫的牵挂和忤心。只有这样,才能安然坐下,静心观照内心的起伏。

如果一旦觉察到内心的一念起动,就必须立即除去一切杂念,让自己的心境保持宁静。这一步骤虽非不求贪着,但也须尽量减少浮躁的心思和乱想,只有不断地进行这种排除,使得意志坚定。

日夜不停地修炼,每一个瞬间都不允许放松。关键在于消除动荡的心,而不是让光明的心灵被遮盖。不仅要专注于空寂之境,也不能让心沉住于某种特定的状态。不依赖任何法门,却能使自己的心常处于稳定之中。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完全息止烦恼,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时候甚至无法做到暂时休息。去留之间交战,一切身体机能都在不断流转。但经过长时间精力集中,最终可以达到调和平衡。如果因为暂时收效未见成果而轻易放弃,那么将会浪费千生累积的人生财富。

只要稍微获得了一定的宁静,即便是在忙碌或喧闹的时候,都能够保持冷静。在处理事情或处于喧嚣环境中,其精神始终如一。如果把握好这份宁静过度,又可能导致身染病痛。而当气愤至极,便是其警告信号。当你的内心不再波动,还需要放手任性。宽容紧张与急迫,以此来找到适宜的情况自我调节。一方面控制自己不要执着,另一方面又要自由而自然,在喧嚣中没有恶感,在面对事务时无所谓忧虑的是真正达到了定慧双全的地步。

但不可因涉及了许多事情就追求更多,或因生活中的喧嚣强行加入其中。以没有事为理想之所在地,与应对事物相辅相成,如同水镜反映物形一样,随物变化而现象发生。此乃巧妙运用方便的手段,只有能够入定才是真谛。不论智慧的觉醒快慢,都由个人的努力决定。但不可急於求成,因为急促会伤害自身本性,而损失智慧。此刻若能在定中并不追求智慧,而让智慧自然产生,那就是真正的真实智慧。不过,如果拥有了这样的智慧却选择不使用,那其实就像愚蠢一样。而通过修炼既得到了定,又得到了慧,这两者共同作用,没有上限。

然而,当你沉浸在这种深层次思考时,往往容易被各种邪念侵袭。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各种妖魔鬼怪,以及诸多幻象,是这些幻影显现前兆。你见到的这些仙人天尊都是预示着好的征兆。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进入这一境界之前,要清空所有过去覆盖我们视野的情感;离开这一状态之后,则需抛开所有基础,从根本上摆脱尘世束缚。

最终,当你持续这样做很久后,你就会顺其自然获得道业。这也是那些已经悟道的人所体验到的七个阶段:

心灵得到平稳,可以意识到世间万象皆虚。

遗留疾病悉数消散,身体轻盈舒适。

恢复失落年华,再获新命。

延续千年的生命,被称作仙人。

形体融化为气,被誉为真人。

气聚成为神,被尊称神人。

神通合一达到至高境界,被称作至人。

随着每一次探索和理解,这种鉴力的力量也会逐渐增强。当达到最高境界,即达成了至高无上的道法,对知识也将全面圆满。此文言说:“知起自境缘火生”,指出每一种知识、理解都源自具体情景与条件,“各是本性”意味着每一种行动都是基于自身本质“承流失道源”,表明我们的行为总是在不知不觉地偏离正途。“起知欲息”提醒我们认识到即使想要停止思考,也只能增加烦恼。“了知性本空”说明只有彻底认识到自身本质为空性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打开众多奥秘的大门。“知则众妙门”,说明过度追求知识反而阻碍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