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光(1078-1191),字式,号道源,陕西鸡足山人,以南宗三祖著称。其本为僧人,法名紫贤,被尊称毗陵禅师。曾云游长安,在开福寺与修岩长老、如环高僧相互参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听闻桔槔之声而悟到真理,从此展现出了机锋敏捷和宗说通晓的才华。
在宋徽宗崇宁五年冬天,当他住在眉县青镇的一座佛寺时,他遇到了来自扶风县的道人石泰。石泰虽已八十有五,却依旧神采奕奕,手头还能做针线活计。这位不寻常的道人的身份让薛道光产生了好奇,并通过引用张伯端诗句引起了石泰的注意。随后,他们就开始了一场关于真理探讨的话题,最终使得薛道光对石泰深信不疑,并向他请教《悟真篇》中的内容。
经过简短而深刻的指导,薛道光顿悟无上圆明真实法要。他意识到生死大事如果被束缚于门户之见,便是自我限制,因此坚定地选择了跟随石泰学习。最后,他得到了传授口诀真要并被告知前往大邑依靠有力者供养修行,而自己则退隐世间。
从此以后,薛道光放弃僧袍成为一介凡夫,以宽松自然之态度生活至老。他享年114岁,其遗作包括《丹髓歌》、《还丹复命篇》以及注释《悟真篇》,这些作品阐述了南宗内丹思想,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