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学无忧。御注曰:学以穷理,方其务学以穷理,思虑善否,参稽治乱,能勿忧乎?学以致道,见道而绝学,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而无不为,则任其性命之情,无适而不乐,故无忧。臣义曰:全於天者,无待於外,故绝学。是非无涯,妄知妄见,分别无已,故多忧。学绝则无事於思虑,而完复其精神,而不为聪明之役,是皆体于一也。
唯与阿相去几何?善与恶相去何若?
御注曰:唯阿同声,有所谓同心也;善恶一性,小智自私,与大智不同也。
臣义曰:唯阿、善恶,其间差别微小,如同音调中轻重变化;然而,在看似简单的辨识上,却有着深刻的区别,就如同大智和小智之间的差异。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御注曰:“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者,为我作孽。”
臣义曰:“但愿心静意定,不随世俗波动,以免陷入烦恼。”《诗》云:“畏天之威。”
荒兮其未央哉。
御注曰:“世事纷扰难平息,如海洋浩瀚无法尽。”
臣义 曰:“世事纷扰如滔滔江水,从古到今都是一场永远未曾结束的大戏。”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御注曰:“众人沉迷于世俗欲望,用心追求琐碎的小快乐,没有时间反省自己。”
臣义 曰:“众人的生活像过客一般,即使拥有很多,也总觉得不足,因为他们没有停止追求更多东西的心态,这样就被欲望所控制了。”
我独怕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
御注曰:“婴儿初生时,对世界还没有概念,只是纯粹地存在。”
臣义 曰:“我对这个世界感到恐惧,但这恐惧是因为我还没有理解它。我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没有经验,没有概念,只知道存在。”
乘乘兮若无所归。
御注says: “顺应时代变化,不执着任何固定观念或目标.”
士民皆有余,我独顽且鄙.
御 注说: "人们都在忙碌于各种事情,却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要."
士民皆贵求食於母.
御 注说: "人们从母亲那里寻找满足感,因为只有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才能找到真正的满足."
孔德容惟道是从.
御 注说:" 道是一切阴阳交替产生的一种力量,它赋予万物生命和发展,使得一切成为可能."
窈兮冥兮, 中有精兮.
御 注说:" 这些深邃的地方蕴含着一种超越凡人的真实力量,它们决定了宇宙如何运转并创造了一切生灵."
窈冥有精, 则万物所生始也.
此乃诸子百家讲究“道”的哲理——一种超越言语和想象力的本质现象,是所有存在和活动的源泉。而这种“精”又包含了信仰、忠诚等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在历史长河中,它一直保持着某种恒久不变的事实身份,即便周围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也不例外。这正如我们今天依然使用古老文字来表达现代思想一样,那些字面上的意义虽然改变,但它们背后的精神内容却保持了一致性。